教师招聘考试第22课:建构主义学习观爱考这些

2

考点一:早期几种主要的建构主义理论

(一)激进主义建构理论

代表人物“冯.格拉塞斯菲尔德”和斯特菲

理论基础皮亚杰理论

基本原则:①强调认知活动的建构性质,人们并不是通过感知觉被动地接受知识,一些知识都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起来的,主体根据自身已有知识和经验建构出对外部世界的意义。

②肯定认识活动的个体性质,认知的机能并不是去发现本体论意义,而是适用自己的经验世界,组织自己的世界。

(二)社会建构主义

代表人物:鲍尔斯菲尔德和库伯

理论基础:维果斯基理论

基本观点: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对每个认识世界的个人而言都是共通的,知识在人类社会范围内建构起来,为了尽可能达到与世界本来的面貌一致,知识又不断地被人类改造着。

②社会环境,社会共同体对于认识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个体的认识活动只有在一定社会环境中才得以实现,个体建构活动所产生的“个体意义”实际包含了对相应“社会文化意义”的理解与继承。

(三)社会文化取向

理论基础:维果斯基理论

基本观点:①把学习看成是建构的过程,也关注学习社会性一面;②心理活动与一定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背景密切联系。③知识与学习都存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不同社会实践活动都是知识的来源;④学习应该像实际活动一样展开,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学习到某种知识。⑤学生在问题提出及解决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并可获得外界的一定支持。⑥提倡师徒式教学,向工厂中师傅带徒弟一样教学。

(四)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基本观点:①强调外部信息与已有知识之间建立起双向的,反复的相互作用;②新经验意义的获得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从而超越所给信息,同时,在一定过程中又会调整原有知识经验。

考点二:不同建构主义学习观存在的主要分歧

(一)知识的建构

外部指引观认为:外部世界的现实和真相,指引着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

内部指引观认为:皮亚杰,新知识通过转换,组织和重组等将旧知识建构起来,知识是随着认知活动生长和发展的一种抽象,变为内部一直和有组织性。

内外指引观认为:维果斯基和班杜拉,知识通过内部认知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发展,知识反应外部世界,也受文化,语言,信念和他人相互作用影响。

(二)关于世界可知与不可知问题

代表人物:皮亚杰,维果斯基

认为①人们不能直接感知世界,必须经过人的理解和以过滤才能感知世界;②不谈论精确概念,只谈符合逻辑或良好的理解;③极端建构主义者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知识在一定文化和社会情境中建构起来,他们并不关心世界精确和真实表征;④信息加工者认为世界是可知的,个体之外存在着客体现实,并且每个人都能把握它。

(三)知识的情境性和普遍性

代表人物:皮亚杰,布鲁纳

代表观点:①在一定情境下,习得的知识并不局限于该情境中应用,通过一定的练习,可实现普遍迁移;②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原本是社会性的,体现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中,在这个情境是正确的东西,也许到那个情境就是错误的。③情境学习观认为:学习意味着变得更有能力参与实践及运用工具,由于知识离不开学习具体情境,如果在课堂上学习的东西难以迁移和应用于课堂之外环境,学校则有必要创造与现实生活类似的真实情境。

考点三: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共同点

(一)强调复杂学习环境和真实学习任务

(二)强调社会协商和相互作用

(三)强调学生用多种方式表征教学内容

(四)强调学生理解知识建构过程

(五)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考点四: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教学含义

(一)教学设计

①教学目标是协商的;②教学任务和内容不要集中于预先设置好的;③教学设计目标不要过多关注预先设置好的教学策略;④学习评估要减少标准参照

(二)教学模式

抛锚式教学模式

①以问题为中心,将知识抛锚在一定问题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创造力

步骤②教师介绍学习目的,呈现学习内容;将不同类型的锚抛给学生;教师帮助学生识别和分析问题,学生制定解决计划;学生分组解决;教师整体评价。

认知学徒教学模式

①通过允许学生获取,开发和利用真实领域中的活动工具方法来帮助学生在某一领域中学习。

②主张通过在真正现场活动中获取,发展和使用认知工具来进行特定领域的学习,强调把学习者和实践世界联系起来。

步骤:示范;指导;消退;联系

随机进入教学:

学生可以随机通过不同途径,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认识和理解。

步骤:呈现情境;随机进入学习;思维发散训练;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支架式教学

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为发展学生对问题进一步理解所需要

步骤:进入情境;搭建支架,引导探索;独立探索

自上而下教学

教学工作要通过适当强化以控制相应学习过程,获得所希望的教学结果

步骤:①选择一些与儿童生活经验有关并呈现有关问题的整体性任务,让学生尝试进行解决;②学生通过单个或在小组探索,促使自己发现要完成整体任务须首先完成的子任务;③完成这些子任务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最终将问题解决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ndongfang.com/Yun65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不于多少! 微信扫一扫不于多少! 支付宝扫一扫礼轻情意重 支付宝扫一扫礼轻情意重
上一篇 2016年8月11日
下一篇 2016年8月11日

相关推荐

  • 年少不知白酒香,错把科技加满仓。

    https://u.jd.com/tqI3oRw https://u.jd.com/tdI0nHI 年少不知白酒香,错把科技加满仓。年少不知白酒好,错把医药当成宝。年少不知白酒美,…

    教育 2020年12月18日
  • 小鸟把歌唱起来了。怎么改成被字句。

    歌被小鸟唱起来了

    2020年12月7日
  • 霍普纳未经批准撤离莫斯科

    在俄罗斯的战斗中,德国将军埃里希·霍普纳(Erich Hoepner)带着他的个人保镖和第352步兵步兵师的士兵穿越乌克兰,当时他遇到了一个SS Einsatzgroup,将他们的…

    2020年9月15日
  • 关于希特勒有哪些事实?

    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特勤局试图在希特勒的食物中加入女性荷尔蒙,使他更加女性化 2)1938年,希特勒被《时代》杂志评为年度人物 3)在德国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希特勒想建…

    2020年9月15日 教育
  • 历史上最著名的遗言是什么?

    历史上最著名的遗言总是有争议的。我的意思是,数十亿人已经死亡,很难确定最著名的一组词语。 但是,我将投票支持历史上最著名的遗言。这些是我读过的最感人的最后一句话。 他们来自一个您会…

    2020年9月15日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士兵最可怕的事情是什么?

    达豪(Dachau)被美国人解放时,党卫军一直在竭尽所能,造成了沉重的美国伤亡。进入营地后,美国人发现了大批尸体和其他暴行证据。 对于许多党卫军军官来说,美国人并没有逮捕他们。他们…

    2020年9月15日
  • 纳粹提高雅利安儿童比例的计划

    希特勒上台后,他发起了一个提高雅利安儿童比例的计划。这叫做Lebensborn 程序。 他们基本上使每个可用的孩子都处于身体状况最佳的状态,并符合Aryan种族标准。 这包括以下治…

    2020年9月15日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哪些神话?

    事情就是这样:纳粹分子不只是去“你知道吗?让我们吃点寒药。” 他们停下来是因为他们需要这样做。装甲部队需要改装,每个部门都需要更换以弥补损失。迫切需要喘息的机会,当戈林提议在海滩上…

    2020年9月14日
  • 有哪些我们从未见过的稀有图片?

    有哪些我们从未见过的稀有图片? 一名在1930年代求职的人。 2.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警察逮捕了一名外面的舞者之后,该名女子在法庭上表明她的内衣太大而无法露面。 3.士兵在第二次世界…

    2020年9月13日 教育
  • 历史上最昂贵的错误是什么?

    不值钱的土地 俄罗斯帝国的亚历山大二世认为阿拉斯加没有太多冰,因此他以近10亿美元的价格(720万美元)将其卖给了美国,但现在阿拉斯加是阿拉斯加最重要的地区之一价格超过500亿美元…

    2020年9月12日 教育
  • 谁是最被误解的历史人物?

    在当今世界上,希特勒总是与负片阴影相关联,并且在他的名字上附有邪恶的形象。 他杀人和发动战争的行为无法辩解,但是他的良好举动在当今世界上几乎是鲜为人知的。 我们知道,历史总是由胜利…

    2020年9月12日
  • 教师招聘考试第26课:智慧技能

    考点一: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技能: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能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 一般而言,知识是与陈述性知识概念相吻合,技能是与程序性知识相吻合 …

    2016年8月11日
  • 教师招聘考试第25课:陈述性知识

    考点一:陈述性知识表征 命题:词语表达意义的最小单位,可以传达一定的信息,隐含一定的意义,是人们认识事物,获得知识经验的一种形式。 陈述性知识在人脑中的基本形式就是命题 命题网络:…

    2016年8月11日
  • 教师 招聘考试第27课:认知策略的学习

    考点一:认知策略的性质 认知策略是指对人的心理加工过程起控制和调节作用的执行控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程序性知识。 考点二:认知策略的分类 (一)常见的认知策略类型 复述:在工…

    2016年8月11日
  • 教师招聘考试第23课: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常考知识

    考点一:人本主义概述 兴起时间:20世纪50.60年代 兴起地点:美国 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 地位: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为20世纪的三大教学运动 理论基础:存在主义…

    2016年8月11日
  • 教师招聘考试第24课:知识与知识学习

    考点一:知识的含义与类型 心理学角度的含义:知识是个体头脑中的一种内部状态,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信息及其组织。本质是:信息在人脑中的表征。 知识的分类: (一)依据知识的功…

    2016年8月11日
  • 教师招聘考试第21课:认知主义的学习观

    考点一:早期的认知学习研究 (一)完型——顿悟说 代表人物:苛勒 观点:①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②学习实质:主体内部构造完型 (二)认知地图论 代表人物:托尔曼 强调刺激——反…

    2016年8月11日
  • 教师招聘考试第20课:行为主义学习理

    考点一:经典性条件反射 代表人物:巴甫洛夫 实验:狗的进食实验 无条件反射:狗吃到食物会分泌唾液,是先天遗传的,不需要学习就会产生的反应 条件反射:人和动物需要经过学习才会形成的反…

    2016年8月11日
  • 教师招聘考试第19课:学习与学习理论(一)“学习的概述”

    考点一:学习的定义 学习是指,主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引起能力及行为倾向相对持久的变化。 学习定义中,三个常考点是,①学习是后天经验引起的,与人的先天基因无关;②学习是相对持久的变…

    2016年8月11日
  • 教师招聘考试第18课: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考点一:特殊儿童 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与正常儿童有显著差异的儿童;狭义是指由于生理、智力、感觉和社会交往方面的障碍,无法在正常教育条件下获得学习效果而需要特殊教育措施及服务发…

    2016年8月11日
  • 教师招聘考试第17课:学生的性格差异——性格和气质类型

    考点一:性格 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稳固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的结构特征:①态度特征(核心);②意志特征(行为方式和水平的调节);③情绪特征;④理智特征。 考点二:气质 是人心理…

    2016年8月11日
  • 教师招聘考试第16课:科尔伯格“三水平六阶段”和智力发展理论

    考点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的理论以不同年龄儿童道德判断的思维结构来划分道德观念已经发展的程度,主要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 三水平六阶段从高到低依次发展: (一)前习俗水…

    2016年8月11日
  • 教师招聘考试第14课: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二)认识发展与教育

    考点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发生认识论;建构主义发展观;认知发展理论(认知的本质是适应,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2016年8月11日
  • 教师招聘考试第15课:“社会化发展与教育”常考考点的整理

    考点一: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心理社会化:解答人的个性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 埃里克森将人的一生分为八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要面临一个发展危机,前五个阶段属于成长与接受教育时期…

    2016年8月11日
  • 教师招聘考试第13课:“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一般这样考

    考点一:认知过程与教育 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 感觉与知觉:①联系: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事务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在感觉基础上产生,是人脑对直接作…

    2016年8月11日